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0章(2 / 2)


  之前因为有李修齐跟着,那些人还没敢找他麻烦,不过这两日李修齐家中出了点事,与先生告假离开了,宋承鄞便落单了。

  听完整件事的起因经过,顾倾城沉默了片刻,以指腹轻触他颈侧的淤青处,“还疼吗?”

  宋承鄞摇头,“不疼了。”

  顾倾城闻言,手上力道增加,接着便见到宋承鄞整张脸都皱到了一起,她不由得失笑,“跟我逞强做什么。”

  宋承鄞紧咬着嘴唇不说话。

  顾倾城问他,“你有什么打算,不会就这么任由他们欺负吧。”

  她的话音才落下,便见宋承鄞飞快摇头否定,接道,“没有!我小心跟踪了他们几天后,掌握了他们每天的行程,分别设下了陷阱。”

  顾倾城眼中溢出笑意,夸赞道,“鄞儿真聪明,不过你有没有觉得这样效率是不是有点太低了?”

  宋承鄞闻言,脸上表情一瞬间凝固,而垂眸,丧气道,“可我如今根本无法正面与他们抗衡。”

  他的身体经过几个月的调养之后,状态相比同龄的孩子,还要好上许多,但这样的优点,在巨大的年龄差面前,变得荡然无存。

  顾倾城沉默片刻,忽然开口问道,“鄞儿,你想习武吗?”

  她其实大可以让人去警告那几个欺负宋承鄞的学子,但这是最蠢的办法,自身不够强大,一味依靠别人是行不通的。然而他们之间又有着年龄的差距,这是无解的,只能从别的方面入手。

  顾倾城首先想到的就是教他习武。

  在这个时空中,像前世那些武侠类影视作品小说中描绘的顶尖武学是存在的,只是很少有人见过,便是护卫帝王安全的内卫之中,也几乎没有人能达到那种境界。

  但是一般的习武之人,对付几个不会武功的人,还是绰绰有余的。

  “嗯。”宋承鄞点头,而后下意识的看向门外。宋鸿逸划给顾倾城的几名内卫,随时在门外不远处候命,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。

  在宋承鄞看来,他若是习武,必然就是由这些人来教导他。

  顾倾城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,略一犹豫之后,微微摇头,道,“我心中的人选不是他们。”内卫的功夫自然是极好的,可是顾倾城要求比较苛刻,她想要更好的。

  “我会想办法找来教导你武艺的师父,在那之前,你先跟着内卫学习最基础的。”

  宋承鄞点头。

  二人又说了一会儿的话,时间悄然流逝,很快便到了下午。

  顾倾城留宋承鄞吃过晚膳之后,便让人将他送回白鹿书院了。

  待宋承鄞离开之后,顾倾城回到寝室内,摒退了伺候的人后,独自一人待在屋内。

  过了片刻之后,她忽然开口问,“索性你也闲着,不若替我教导鄞儿武艺吧,如何?”

  屋内空无一人,根本没人回答她的问题。

  “不愿意吗?那就算了了。”顾倾城淡淡道。

  她说罢,越过垂帘,来到放置话本传记的隔间,将之前还未看完的话本找出来,拿着出了隔间,走到窗边的软榻上坐下,接着之前的部分翻看起来。

  这一看,便看到了夜里。

  将话本的最后一页翻过之后,顾倾城随手将之扔在软榻上,轻笑一声,不知是嘲讽亦或是愉悦。

  她从软榻上起身,一一将屋内的灯火灭掉,仅余下床前的一盏,这才躺到床上休息。

  一夜无梦。

  顾倾城睁眼,视线余光瞧见枕侧好似有什么东西,她侧头去看,便见那里不知何时多了一张叠起的纸条。

  顾倾城一手撑着坐起身来,拿起枕侧的纸条展开,只见上面写了三个字:

  蝶夫人。

  顾倾城低头思索了片刻,便想起了蝶夫人是何许人也。她才想起,年前出宫时,还曾托过这个女人帮她查一件事,不知结果如何了。

  “你确定她能达到我的要求?”顾倾城似在自言自语,“也罢,顺带去问问之前的事结果如何了。”

  ☆、第55章

  宋承鄞当天傍晚就赶回书院去了。他在的时候顾倾城多少还会说两句话,或是询问他近期的生活情况,又或者是回答他的问题。他这一走,就又恢复成之前的样子,成日里窝在软榻上或是花园里的秋千上,拿着一本故事话本,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,一看就是一天。就这么数着日子,等着宋家父子将合约送来。

  等待的时间说长不长,说短也不短,宋承鄞走后大概又过了小半个月,盖了玉玺以及宋承鄞私印的合约终于送到了他手上。而且,宋承鄞的人马才走了小半天,谢家的人也来了。

  顾倾城看着手中的两份合约,无声的笑了。

  看吧,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,就没有得不到的。

  ——

  锦州,大宏县,骆驼岭。

  精打细算的吃了近一个月,张老实家的盐罐子前几天就已经见底了,刚好遇上村里的人到镇上去送货,他便托人拿上自家的盐引到盐坊司带一些回来。

  谁知等到傍晚村人回来的时候,牛车上却是空空如也,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盐坊司今日没开门。

  大晋朝对盐的管制很严,一律由官府经营贩卖,虽然价格不算高,但是由于资源稀缺,从州县上一层层分配下来,小镇上所得到的数量自然而然的十分有限,若是开放购买的话,每月放盐的时候,必然会有一番腥风血雨的争抢,有人抢到,必然就有人抢不到。

  柴米油盐又是生活最基本的东西,不可或缺。长此以往下去,必然会埋下隐患。

  无奈之下,官府只得采取均分的办法,每家每户按量分配。这样一来,这个勉强算是解决了,但每家每户能分到的盐简直少得可怜,精打细算省了又省的,也只是勉强够用。而每家每户分到的盐,则是以盐引为凭证。在晋国境内,盐引可谓是等同于银钱,可作为流通货币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