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2章(2 / 2)


  刚来到骆驼岭的时候,他几乎都快崩溃了,但是从小良好的教养让他时刻谨遵礼数,恪守自己的言行,所以即便再看不起这些人,他也不会表现出来。只是每当盐坊司的大门关上之后,他都会回到房内将周围的东西尽数砸个干净,以此来泄愤。

  而因为这茬,他刚来的那一年,买那些东西的人生意格外的好,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他的生意。那些人还不止一次的纳闷过,心想这王小哥的癖好真奇怪,居然喜欢收集这些东西。完了又继续感叹,盐坊司真是个好差事,不然王光宗哪里来这么多钱买东西。他们不止一次幻想过,自家的孩子长大了出息了,能进盐坊司当差。

  是的,对于骆驼岭的大多数来说,进入盐坊司,对于他们来说,就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好事。然而对于王光宗来说,不过是犯错之后被下方的地方而已。

  人与人之前的差距,在有比较的时候,总是显得格外的残酷。

  来到骆驼岭的第一年,王光宗可以说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他几乎就要熬不住想要去求饶了。但是骨子里的自尊不允许他低头,于是就这么僵持着开始了第二年的生活。

  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。即便是对于王光宗来说,也是如此。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,他后知后觉的发现,刚来时那些对他来说无法忍受的东西,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。他都快忘了,屋内的东西又多久没换过了。甚至后来他路过之前经常光顾的店铺时,还有老板或是店小二打趣他,说“王小哥儿你家里是不是堆满了放不下了,都好久没来我们店里买东西,大家伙可都指望着你养活呢。”

  后面的话明显是在打趣他。因为这些店铺在他还没来之前就开着的,据说已经开了很久了,根本不可能因为少了他一个人就活不下去。至于前面那句话,倒是让王光宗一头雾水,问过之后,他才从那些人口中得知,他自己原来还有一个手机这些破烂东西的癖好的。

  是的,在他眼里,这些在这个小镇上的人看来足够精美上档次的东西,在他眼里不过是破烂垃圾而已。

  经过此事之后,王光宗的心里渐渐趋于平静,时间日复一日的过去,他渐渐也发觉,从前他看不起的这些人,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优点是大多数人无法比拟的。

  锦绣加身的商人虽然一身铜臭,看起来无知到了极点,但是在做生意的时候,他们却比大多数人都精明,知道如何以最少的利益博取更大的利益,也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怎样的取舍,以将损失降到最小。

  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,成天在地理田间劳作的老农们,大多数时候能预测到天晴下雨,知道在什么时节播种什么时节收获。他们大多数都知道荒山野岭中什么东西可以吃,什么东西不能碰。因为那是他们的先辈在饥荒灾难的年代里,用生命总结下来的经验,而后一代代的传下来的。

  在这个偏远落后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,他看到了许多从前看不到的事物。他渐渐也就明白了,父亲将他下放到这个地方的用意。

  而在理解了这些之后,他原已经打算修书一封回锦州去向父亲认错,可是后来出了一些意外,改变了他的想法。

  几年的时间,从最初的憋着一股气,想着求他也不回去,到之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准备修书回家认错,再到后来因为一些意外,让他下定决心留在这个小地方。

  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,或起或伏,谁也无法预料。

  盐坊司关门一事,却成了关键转折点。

  王家的人想借此为台阶召他回去,而王光宗原本暂时还不想回去,只是他留在这里的理由却没有了。

  他还记得刚接到从州府传来的文书的时候,原本以为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小事,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便扫了一眼,却没想到会看到那样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。

  尽管他当时心中有万千疑惑,却也无处寻找答案。因为从州府上传来的文书,只是简单的对此事作了交代,并没有提及具体的原因。当然,不是因为不知道,而是因为没必要。因为州府管理着一方土地,根本没必要像这样的一个小镇上的盐坊司交代一切。

  而因为此事,因为想要了解这其中发生了什么,王光宗第一次主动走出了骆驼岭,回到了州府。但却不是回家,而是去找昔日的好友。

  这一去,却发现不过几年的时间,许多人事却都早已物是人非。昔日的好友得知他上门来,纷纷闭门不见,更甚者,直接让下人将他赶出去。原因再简单不过,一群势力眼的小人罢了,见他被下放几年不得归来,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他被王家放弃的信号,而没有了王家的王光宗,在这些人看来,一文不值。

  虽然早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,但真正面对的时候,王光宗还是忍不住冷笑。这一幕幕,赤|裸|裸的宣告了他之前的人生有多失败,瞎了眼识人不清。

  好在,他也不是失败到了骨子里,总算还有那么一两个人没有将他拒之门外,而是当做上宾迎进家门。然而可笑的是,这些个待他一如旧时的人,放在从前他根本不甚在意。

  花费了两天的时间,他到底是得到了想要的消息,虽然还有些事不清楚,但总比之前一无所知的好。

  “北方。泾县。天水山庄。”他念叨着这几个词,无声的笑了。

  这天底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,区别只是多少而已。

  宋鸿逸答应了顾倾城的条件以换取盐的提取技术,作为交换,他将栾州,锦州,并州,金州四个地方划出来,下达圣旨,这四个州县内的盐坊司即日起关门不再营业,并且由州县上发出通知,告知下属的各城镇官府,盐坊司关门不再营业之后,这些地方的盐将由谢氏盐坊独家经营。

  此消息一出,举朝上下,震惊不已。

  虽然探查三方之间的协议,但是宋鸿逸之前秘密前往天水山庄的事,以及身在泾县的二皇子宋承瑀也在同一时间去往天水山庄,这样的事,只要是有心人都能查得出来。

  只是摆在众人眼前的事实,却是叫人难以相信。

  此事又跟顾淑妃有关!

  距离泾县地龙翻身才没过多久,顾淑妃观察甚微博学多识,根据一些细小的事提前预料到地龙翻身的发生,并且顶着被千夫所指的压力,将泾县百姓拦在城外,而在事故发生之后,又镇定的指挥当地的官府,对伤员进行救治,将损失降到最低。

  在大陆历史上,发生地龙翻身的例子不少,但是一一细数,每一次的损失都十分惨重,让人痛惜不已,而像泾县这样的情况,古往今来,从无先例!

  因为这事,顾淑妃几个字在天下百姓心中才真正有了分量,不再只是因为美貌而引人谈论,而是被众人打心底敬重。

  泾县之事才过没多久,又传出这样的消息,如何让朝中众人不震惊。要知道,他们对于顾淑妃的认识,可要比天底下大多数人还要深刻,因为顾倾城善心的捐款,他们大多被迫“自愿”捐款以重建泾县灾区。

  而这一次的事相比泾县地龙翻身一事,所带来的影响更甚。说到底,也是跟受众有关。泾县的事再如何出人意料,真正受到恩惠的也不过只有泾县的人罢了,而盐的提取技术所带来的影响,范围就会囊括整个晋国。

  在震惊的同时,也让不少人羞愧不已,特别是司掌盐业这一块的。他们苦心竭力这么多年,到头来却比不上一个常年行走于深宫之中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后妃,简直让他们抬不起头来。

  尽管这个消息如今还未曾公布出去,但是他们已经可以想象得到了,在晋国百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,顾淑妃这三个字将会被如何的称颂,与此同时,他们又会被多少人背地里唾骂。

  而关于泾县一事,王光宗即便身在骆驼岭,也是知道的,只是相比其余人,时间要晚上那么一点,但也比普通百姓快多了。然而,这件事带给他的震惊还未曾消去,又传来了更为让人惊讶的消息。

  在盐坊司当差几年,他比一般人更为了解晋国盐矿的情况,了解如今的情况十分不乐观,若是长此以往下去,总有一天会发生盐矿缺乏,百姓就连如今精打细算省着吃盐的生活都保不住的情况,这是足以动摇国之根本的重大问题。

  这些年来,朝廷一直在加大力度,四处搜寻新的可食用盐矿,收获却寥寥无几。

  至于毒盐的提取技术,不是没有人研究过,但是时间长了没有进展之后,久而久之就被搁置了。

  然而顾淑妃却是再这样的情况下,冷不丁的就研究出了这项技术,听起来简直有些虚幻。

  “顾淑妃……”

  从锦州回来之后,王光宗几乎将这三个字念了千遍。

  在这两件事之前,他当然也是知道顾淑妃这个人的存在的,只是跟这晋朝的大多数百姓一样,他所知道的,也仅限于她倾国倾城的容颜以及十年盛宠不衰的传奇。

  古语有云,英雄难过美人关。其实不止如此,但凡是男人,对于美人,总是会多两分关注的。王光宗自然也不例外。但在此之前,他也只是偶尔在听到别人谈起的时候会幻想一下,所谓倾国倾城的没人究竟是何等模样。除此之外,再无其他。因为想再多也只是一场空,相比庙里供奉的泥菩萨,好歹还能见上一见,可是身处深宫的顾淑妃,却是连见都见不上一面。

  然而如今的情况却不一样了。

  之前通过泾县地龙翻身一事,他得知了顾淑妃离开后宫去到天水山庄养病。原本就有些意动,想着如果去了泾县,也许就有机会见到这位倾城佳人的真面目了。但也只是想想而已。骆驼岭位于南方,而泾县则是在北方,这一南一北的距离,可不是几天的时间就能够到达的。

  但是谁也没想到,这还没过几天,就又出了盐这事儿。又因为这件事的影响,临近的几个州的盐坊司都得撤掉,他也就没了继续留在这个地方的理由,同时对于那位被众人谈道的顾淑妃,又多了几分好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