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0节(2 / 2)


  郑玉华早上六点下班回家也没休息,洗澡换一身衣裳就说有事回娘家。方建国看着她眼睛下面一片青黑,无奈说:“就算你现在回去告诉旭东媳妇这消息,她也不是立马就能动身,你睡一觉下午再回去不也一样?”

  “你没听见旭东跟我讲电话那语气,”郑玉华这一晚都心神不宁的,“事情没办成我心里总是不踏实,反正也就两三个小时的功夫,说完再睡一觉也是一样的。”

  见媳妇打定主意,方建国不再劝,抢过自行车说:“那我送你回去。”

  到郑家时时间还早,林佩正在教陈桂花做臊子面。前阵子抢收抢种,家里忙得昏天黑地,到这几天闲下来,陈桂花才有心情继续学做菜。

  郑玉华夫妻来的也是巧,陈桂花刚炒完臊子,给两人一人下了碗面。

  郑家多是陈桂花掌厨,方建国也吃过丈母娘炒的菜,味道不算差,但也算不上十分美味,只能说是寻常的家常菜。但这次一尝,方建国就惊了,面条劲道不说,臊子味鲜而香,汤汁是酸辣口的,十分开胃。

  这厨艺,比外面国营饭店都不差。

  郑玉华也夸陈桂花厨艺进步不少,陈桂花这阵子心情不大好,此时听闺女女婿的赞扬也露出笑容来,握住林佩的手说:“说起来这面都是旭东媳妇教我的,我学了三天才会。”

  “娘您已经学得很快了,我当初做的时候,小半个月才做出这样的味道。”

  林佩说的是她前世的事,但陈桂花却以为是她在首都那么会发生的事,想她小小年纪就要费尽心思学做菜,可想而知在那家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的。又因为前几天发生的事,心里对林佩存了一丝愧疚,便安抚性地拍了拍林佩的背。

  郑玉华也跟陈桂花一样误会了,想她也不容易,紧接着想起旭东那通电话,笑道:“我今天来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。”

  “啥?”陈桂花问。

  “是旭东,他昨晚打电话到我上班的工厂,告诉我说随军审批下来了,让弟妹这几天收拾收拾,早点动身去部队呢。”

  “真的?”陈桂花又问,心里又有些疑惑,“他咋没写信回来,给你打电话?”

  “写信哪有电话快?”郑玉华觉得她娘真是糊涂了,拉过林佩的手笑道,“你啊这几天收拾收拾,学校那边也赶紧商量好咋办。”

  林佩随军这事也没瞒着校长,放假前其实也做过交接,只是那时候没确定时间,所以只是二手准备。如今还要再跟校长谈谈,才算是有始有终。

  “成,我明天去校长家一趟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去随军看起来要处理的事不少,实际上也费不了多少时间。不到一周,林佩就处理好了学校的事,也回林家去了一趟。

  八月上录取通知书下来,林源果然考上了县城最好的高中,学校高一就要补课,林源早在八月十五号之前就去学校了。林杏花倒是在家里,但这半年被收拾得厉害,再没以前那样骄纵,看见林佩只喊了声姐就回屋去了。

  林佩也没多搭理林杏花,在家待到晚上,林二柱回来一家子吃了顿饭,才说起随军这事。

  林二柱方翠兰夫妻这阵子一直盼着这事,听她说起都高兴不已:“随军是好事,往后你也不用跟旭东分开。”

  方翠兰抹了抹眼睛,语重心长说:“到了部队你跟旭东好好过日子,两个人别吵别闹,早点要个孩子才好。”

  林杏花则看着林佩的笑容,心里止不住的后悔。

  自己当初怎么那么相信林桃花?要不是这样,现在去随军的说不定就是她了。

  林佩对林杏花嫉妒的眼神视而不见,只对方翠兰说,一定会跟郑旭东好好过日子。

  接下来几天林佩一直忙着收拾东西,这时候还没顺字开头通字结尾的那些快递公司,邮寄包裹的贵得很,林佩舍不得花那个钱。但她力气不大,包裹太重拿不了,所以只能带点必需品去,但她东西实在多,带什么就很需要斟酌了。

  忙到八月底,林佩才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。恰巧郑旭北要去学校报道,为方便陈桂花就让两人一起出发,又嘱咐郑旭北到省城后一定要把林佩送上火车,到部队郑旭东会亲自去接。

  第35章 渔北市

  林佩出发的时候, 林翠芬正在灶房里做午饭,她从门口看见陈桂花殷勤送林佩出门, 气得切菜的力道都重了几分。

  她真没想到自己竹篮打水全成了空,不但没把林佩留下, 还闹得家里分得干干净净, 她现在走出去都被人指指点点,实在没脸。

  明明前阵子村里还人人羡慕她补领结婚证,不少夫妻跟着学,导致郑家湾打证的人直线上升,引起了镇里的注意。当时镇里还有奖励下来,大队部的干部都沾了郑旭南的光, 他走路都带风, 连带她也被夸奖了一番。

  结果夸奖下来没几天,郑家就闹出了分家这事。按理说郑家早分家了, 当初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,就算分了吃喝也不至于引起那么大的阵仗。但陈桂花做得绝, 说分就连带着堂屋里的桌椅板凳都分干净了, 让各自搬回屋里。

  这么一来, 左邻右舍都知道郑家这次分家闹得很难看的事,再一打听, 也都知道这事是二房闹起来的。郑旭南一个大男人,又在大队里当干部, 没人敢在他面前说嘴, 但林翠芬就不同了。

  她前阵子炫耀太过, 本就惹了不少人的嫉妒,如今出了事,别人自然跟着落井下石,以至于林翠芬洗衣服都不去池塘了。

  外人风言风语也就算了,家里也事事不顺当。

  郑旭南没料到他娘气到这程度,当时没说什么,转过身却怪气林翠芬来,说要不是她提那个主意,他也不至于做出这种糊涂事。林翠芬当时就气到了,说他要是没这心思,她说的那些话能让他心动?再说了,她说那些的都是为了谁?还不是为了儿子?

  两人狠狠吵了一通,已经好几天没说过话。

  还有郑鸿博,昨天还跑来问她分家是不是她惹出来的事,气得林翠芬大骂他没良心,把人揍了一顿。到今天郑鸿博还窝在陈桂花屋里不出来,连午饭都是跟他奶一起吃的。

  林翠芬做着饭,心里万分后悔,早知道不提那话,这样一来她也不至于落得两头不是人,每天还这么忙碌。吃喝分开后,林翠芬比以前忙了一倍。

  郑旭南在大队部干,每个月工资不低,所以林翠芬种的田地也不多,一年就忙两个月。至于家里的活也都有人分担,做饭都是陈桂花,她忙不过来才要媳妇顶上。现在就不痛了,林翠芬不但要种地,还得喂鸡和鸭,一天三顿饭都要按时做,加上家务忙得不可开交。

  更糟糕的是他们以前跟着陈桂花吃喝,也没种什么菜,如今分家了陈桂花不再管她,她还得花钱去买菜。这样下来开销大大增加,林翠芬想着就觉得肉疼。

  想起钱林翠芬又埋怨起陈桂花,真不知道郑旭南是不是她亲儿子。别家都使劲补贴儿子孙子,她倒好,净想从儿子口袋里往外掏钱。家里有两辆自行车,旧的那辆一直是给郑旭南骑的,一年来郑旭东都没说什么,她倒好,一分开就让郑旭南把车还回去,不然就掏钱把车买了。

  郑旭南在大队部干,隔三差五要去村里镇上开会,没车肯定不行。思来想去就把掏钱把自行车给买下来了,虽然林佩给了个便宜价,但那钱本来可以不出的。

  林翠芬越想越觉得气不顺,真不明白这几个月自己到底走什么背运,一转眼面子里子全没了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陈桂花担心林佩路上难熬,她却觉得挺新鲜。她前世坐过飞机高铁动车,却从没坐过轮船。而且轮船上条件也不如她想象的差,里面也有软卧硬卧。

  林佩没舍得买软卧,再加上去省城也不过几个小时,就买了两张硬卧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