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金屋藏娇[穿书]第90节(2 / 2)


  他可以推诿,费金亦没有能力强迫他和亲,但容见不能那么做,也不会那么做。

  崔桂已完全明白过来了,但他还是道:“千金之子不坐垂堂,殿下,万万不可。”

  他是能够唾面自干的人,着眼于天下,愿意牺牲小我,所以在这样的时刻,他也能够狠心舍弃寒山城的百姓。因为万一容见出现意外,费金亦继续在皇位上待下去,他此时能卖国,之后便能作出更可怕的事。

  一城数十万百姓的命是无法承受之重,但大胤余下的数千万百姓的性命则更为重要。

  崔桂恳切道:“既然如此,殿下更加不能离开上京和亲。微臣愿意做这个罪人。”

  他不顾惜自己,从很久以前到现在,崔桂为了这片土地,倾其所有,付出一切了。

  此时此刻也不例外。

  容见很轻地叹了口气,尝试宽慰这位老臣:“首辅言重了。”

  他无法在两年内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政客,可以完全用利益权衡得失,或许终其一生都不能做到,因为容见不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古人,他有一颗柔软的心,不能对数十万人的生死视而不见。

  如果可以挽救,容见就一定会救,即使是以自己为赌注。

  所以在太极殿中,他明知道是陷阱,还是选择了去。

  容见站起身,扶起这位枯瘦的老人,知道他已经竭尽全力,为了挽救大胤:“大将军一定知道怎么做,会赶在本宫到达寒山城前,解决这一切。只是本宫不在的日子,首辅却还要坐镇上京,不能让费金亦的奸计得逞。”

  其实容见并不懂军事上的事,他对那些一窍不通,连古代的地图都看不懂,此时说的话,没有任何事实上的依据。

  这样的决定,可能孤注一掷,可能愚蠢笨拙,但容见还是会选择这么做。

  崔桂泣不能言。

  他渴盼明君,渴盼能主,等来了眼前的长公主,却又会因为他的过于仁善而陷入的险境感到苦痛。

  世事不得两全,崔桂知道他心意已决。

  容见认真道:“本宫相信大将军。”

  他相信明野。

  *

  寒山城急报,一路快马加鞭,传到了崇巍关。

  周照清找明野有事,正走在路上,见明野从帐子中走了出来。

  明野半垂着眼,是一贯平静冷淡、泰山压顶都不会动容的神色,手中握着一张薄薄的信纸,只是似乎很用力,连指节的形状都变得非常明显。

  周照清猜测是方才送来的战报,马蹄声太急了,他隔着老远都听到了。

  明野低声对一旁的亲卫说了几句话,那人便跑着去传话了。

  周照清又看了几眼,总是觉得不大对,高声道:“将军。”

  办完了粮草的事后,周照清本来是打算告辞的,边境的天气太冷了,他这样的人待不住。

  明野迎着光看了眼天色,微微皱眉,对他说:“有要紧事,你也来。”

  真正的严冬还未来临,只等这一场将下的、淹没一切的大雪。

  一刻钟后,军中重要的将领和后勤处的负责人都到了明野的帐子里。

  众人才得知消息,原来北疆人抽出一部分兵力,跋山涉水,去了寒山城,并将城中百姓当做筹码,威逼长公主和亲。

  郭子樊是个急性子,当即道:“怪不得这些日子北疆那群狗杂种都龟缩在关外不敢动弹,原来早偷偷摸摸去了别的地方!”

  明野站在沙盘边,指示道:“寒山城那边不能不管,是数十万条人命,必须派兵前去支援,且只能胜,不能败。”

  所有人都知道,如果寒山城死了那么多人,这两年的仗也算是白打了。

  几人的神色都分外严肃,听从明野下一步的指挥。

  明野却似乎没有那么紧张,他说:“下雪之前,要打一仗,且要先攻。”

  郭子樊疑惑地问道:“既然要分兵前往寒山城,何必又大动干戈,暂且按兵不动,不是更为安全?”

  明野随意道:“两边都空虚,更要佯做攻势,使他们不敢出兵。”

  寒山城的消息已经传出来了,大胤这边的人知道对方兵力不足,不出兵反而奇怪。

  但明野的语气有点奇怪,似乎很不耐烦,连郭子樊这样的性情都能听得出来。虽然战事告急,一般人都会有所异动,但明野不是一般人。郭子樊身为副将,曾和明野一同率领五百精兵火烧北疆粮仓,差点被羴然人追上。那样的濒死之际,明野都胸有成竹,没有一瞬间的动摇。

  另一边的校尉乔术附和道:“大将军所言极是。就是前往寒山城的人选更是重中之重,不知哪位……”

  这场仗不可能赢得轻易,要以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打败在寒山城固守的羴然人,一旦失败,就是埋葬了寒山城数十万人的性命,终其一生都要背负起这场祸事,任天下人指责。是个吃力不讨好,说不定要将自己的命都搭进去的苦差事。

  明野抬了抬下颌,不急不缓地打断他的话:“我亲自去。”

  作为主帅,明野本该坐镇军中,不应轻易离开,是理所当然的事。他却选择亲自前去,如果出错,就是身败名裂。

  在场之人,无一不惊讶错愕。

  但这两年下来,明野从未出错,在军中威望极高。他的话已经出口,不会有人质疑,所以纷纷答应下来。

  本来还在休养生息,突然多了这样的大事,军中又立刻马不停蹄忙碌了起来。

  帐中只剩明野和周照清两个人。因事情来的突然,周照清也必须留下看顾粮草,准备后勤。

  周照清倒没有推辞,他是不懂打仗,却很明白利益交换的道理,理智道:“此时北疆正处空虚,再打下去,不就能将他们彻底赶回草原了吗?寒山城之事,虽然着急,也不用你亲自前去吧。”

  这么说着,抬头朝明野看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