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102节(2 / 2)


  他知道,滑正雪台跳偏轴转体,更能够证明实力。

  可他做不到。

  他就只能选择辅助工具。

  哪怕被扣周,他也想在半空中旋转的更多,更多圈!

  身体倾斜,弧形上冲,从右侧上台往左侧滑,冲到坡面一半的时候,又用全身的力气控制,转向右侧。

  于是当他来到跳台边缘处的时候,整个人几乎快横在了跳台上,下一秒倏地就脱离了跳台。

  就算不用力,他都会随着这股倾斜的力量抛飞,在半空中自然而然地旋出剩下的半圈,更不要说余乐在这个过程里一直在积蓄力量,直至爆发!

  他的肩膀带动着腰胯在半空中拧转,因为出发时就伴随的倾斜力量,当他的翻腾和转体动作一起做的时候,轴心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倾斜的角度。

  他随着那抛飞的力量,不断的用力翻腾,就像回到跳台上,身体无论怎么转,他旋转的核心都在腰腹部。

  肌肉纤维的力量从腹部拉扯了出来,将他的身体的每一寸肉都拉紧,犹如被一个大力士掌控着,压制着,就连呼吸的自由都被剥夺。

  在这个过程里,他感觉到了自己最为轴心的部分。

  那是无论偏轴,还是正轴,都不会改变的,唯一永恒不变的区域。

  这个感觉余乐一直都知道,但他缺少时间,无法用大量的训练去寻找感觉,确定感觉,以及去使用,熟练地运用。

  今天,他再次找到的偏轴的轴心。

  看他还是无法运用。

  然后周数就到了。

  他必须开始下一步动作。

  这次的速度真的太棒了。

  他飞的很高,而且飞的很远。

  翻腾一周+偏轴两周。

  摸板尾!!

  时间太充足了!

  棒极了的速度,将他送到了高空,就好像在飞!

  他知道,如果换成世界级的选手,这个高度足够他们再来一个翻腾,或者转体,更甚至换了白一鸣,翻腾和转体同时再来一个,也有可能。

  但余乐不打算冒险。

  无论他现在是不是滑的很好,都不能改变他确实是滑雪新人的事实,他和白一鸣、孙毅这些运动员还有很大的基础差距,他在落地的时候还不能处理的很好,他需要更多的时间,才能够化解难度动作带来的冲击力。

  所以,一个1080的偏轴跳跃……不,扣掉侧面跳台的周数后,他只有990的一个转体跳跃之后,他便迅速的将身体摆正。在距离地面还有七八米时,他已经将双手打开,双腿微曲,等待落地。

  有自知之明的最大好处,就是余乐做足了准备,落地的轻松自如,平稳过度,只是身体一蹲一力间,就继续往前滑了出去。

  刑世杰的嘴角耷拉了下来,眉心也蹙的紧紧往上提,眉尾下滑,导致整张脸出现上下两个“八字”,简直丧气到了极点。

  失望啊。

  和他想看见的水平,出入太大了。

  好吧好吧,他也知道,自己期待的有点高,别说余乐做不出来,孙毅都做不出来,也就白一鸣能让他满意。

  他知道自己一定要降低期待值,用更低的预期去看待余乐的发挥,他毕竟才接触滑雪不久,很多东西都还没来得及。

  这些他都懂,就是这一瞬间难掩失望,又是蓄力,又是亮肌肉的,最后来了个软绵绵的“小拳拳”,换谁不吐血。

  看来余乐还得在国内的赛场上在打拼很长一段时间,才能够成长到各方面都理想的程度……

  正想着,余乐就从第三个跳台上飞了出去。

  第三个跳台又名“印钞机跳台”,没有左右馆,但整个台非常大,宽度在十米,长度有八米,与台下的平台垂直高度是六米。

  选手如果处于70迈的速度下,被抛飞的高度可以达到12米,比三层楼还要高。

  最后还需要在倾斜度在25°以上的雪坡上站稳,并继续滑下去。

  之所以在最后一个跳台建的最宽最高,除了考虑到选手来到这里的时候速度已经很快,需要更大的距离去处理角度问题外,也是希望选手能够在这里拿出最为精彩的一跳。

  就正对着观众席,距离观众最近的地方,凌空飞跃,翻腾闪转,拿出自己最帅的一面,让观众为他欢呼,为他鼓掌。

  余乐在第三个跳台,同样用了从右往左再回到右侧的弧形线,去提前蓄力,解决他的偏轴问题。

  但这也暴露了,余乐确实在跳台方面略微欠缺,不如道具区的能力。

  他现在,只会一侧方向的偏轴。

  这都是余乐接下来应该补足的地方。

  这样想着,刑世杰就看着余乐在飞出去后,翻腾一周,偏轴一周,两周……哎哎哎!?还有个半周?

  1260!!

  啊啊啊啊啊!

  来了来了!!

  这是【螺旋桨】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