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4章 再次围剿张献忠(2 / 2)

也正因为去年那一战,使得今年陕西的孙承宗率领的明军将领,以及湖广的洪承畴率领的明军将领,都积极参与对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围剿。

因为,卢象升,朱勇等人的晋升,让他们意识到武将在崇祯心目中地位的提升,他们也渴望立下战功,封侯拜将,光宗耀祖。

也正是因为如此,刚过完年后,孙承宗和洪承畴不约而同的,在陕西和湖广,接连对李自成与张献忠发动了数次围剿。

李自成直接被打的溃散,不得不带着亲信逃进了商洛山内,做起了缩头乌龟。

而张献忠这一年来,在湖广重新拉起一支大军,但可惜面对渴望立功的洪承畴疯狂的围剿,也是连连惨败。

只可惜,有了上次教训的张献忠,现在变得更加狡猾。

洪承畴虽然数次领军将其击败,但就是无法抓到他,屡屡让其逃脱。

这个时候,张献忠麾下的数支流寇人马,主要活动在湖广中部地区,如荆州府,承天府和岳州府,甚至有朝西进入四川的迹象。

这一带地势复杂,多山川河流,也给明军的围剿,造成了巨大的困难。

“朱大人,一路过来辛苦了。”

洪承畴带着一众明军将领,在襄阳城门迎接朱勇,洪承畴笑着说道。

“洪大人客气了,不需要搞这么大排场。”

“要的,要的,朱大人咱们入城吧,我已经自掏腰包,在凤鸣楼包了场,为朱大人接风洗尘。”

“那就有劳洪大人破费了。”

面对洪承畴等一众明军将领的热情,朱勇也没推辞。

第二日,朱勇和卢象升召集新军将领,以及洪承畴麾下的明军将领,在府衙开会。

朱勇要先了解此时湖广剿匪的具体情况,然后在和洪承畴他们商议下一步的围剿对策。

“朱大人,年前年后,我们一共动用五六万人马,对张献忠这伙流寇,进行了不小于二十次的围剿,数次击败他们。

但可惜,张献忠这厮太狡猾了,每次都让他逃了,不过也让他麾下叛军实力,没有得到壮大。”

会议上,朱勇主要以听为主,听洪承畴介绍此时湖广的局势。

见到朱勇微微点头,洪承畴继续说道:“目前为止,张献忠,及其他手下义子李定国和孙可望,分别领军活跃在荆州府,承天府和岳州府一带。

其中,三日前,我们刚刚收到消息,在荆州府宜都一带,发现了张献忠所部大军的踪迹。

在岳州府石门一带,发现了李定国所部的踪迹,在承天府洪湖一带,发现了孙可望所部的迹象。

张献忠吸取了上次在河南的教训,将他麾下大军分成了这三份,让我们围剿变得更加困难。

如果我们围剿张献忠所部,李定国和孙可望两部叛军,就会活跃起来,从其他方向支援张献忠。”

洪承畴对着朱勇讲述着,手指不断在一副湖广地图上的几个点划来划去,那是此时张献忠他们最为活跃的区域。

“嗯,张献忠这厮的确学聪明了,看样子上次咱们在河南包围了他一次,是真的把他吓坏了。”

听到洪承畴的讲述,朱勇也不由得点点头,说道、

“朱大人,你有什么想法嘛?”

洪承畴对朱勇问道。

“想法暂时没有,不过从目前的局势来看,咱们要再想上次在河南那样,设局一次性将张献忠这些流寇包围,是不太可能了。

如此一来,我们只能改变战术,以前是包围聚集,那么咱们现在就分而击之。

张献忠这招分兵的手段,看上去给我们的围剿增添了难度,但何尝这不是给我们将他们分别击破的机会呢。

比如,我们可以先重点围剿一部,等将这一部人马包围后,其他两路流寇必然过来解救他们。

到时候,我们可以设计围点打援……”

朱勇便开始讲述自己来时路上,想好的对策。

“分而击之,围点打援,这倒是好办法。”

洪承畴听到朱勇的各种提议后,思考片刻后,也是大为惊喜,沉声说道。

“现在洪大人麾下,还能调动的人马,有多少人?”

朱勇继续问道。

“差不多有六万人左右。”

“六万人,再加上我带来的三万人马,等于我们在湖广足有十万大军,这次我要让张献忠插翅难逃。

本官在来的路上,心里已经有了一些这次围剿张献忠的计划,现在我说给诸位听听,有什么不同的意见,大家可以提出来。

我们集思广益,制订一次对张献忠的围剿计划。”

随即,朱勇便将他想好的围剿计划的详情,对洪承畴等明军将领们,说了出来。

“朱大人这个办法的确不错,倒是可以一试、”

众人听完朱勇的围剿计划后,也是纷纷赞赏起来。

“那就这么说好了,按照本官说的,一周后,发起对张献忠所部流寇,新一轮的围剿。”

这一周的时间,是朱勇留给洪承畴调配兵力,调集物资,协调各地官府的时间。

一周的时间,很快就过去了。

时间到了五月十三日,这一天一队队新军将士从襄阳城内鱼贯而出,直奔南面的江陵而去。

这个时候的江陵,乃是荆州府的府城,地理位置极为重要,也是张献忠一直窥视的对象。

但可惜,想要打下江陵,难度比攻下洛阳,还要艰难。

这个时候的张献忠并不知道,朱勇已经制定好对他们新的作战计划,正准备给他们致命一击。

时间到了五月二十一日,朱勇领军抵达江陵,但洪承畴却没有过来,他还在襄阳指挥其他各路明军人马。

(本章完)